原Way文藝復興:Taiwan Song Salon
原民青年歌詠夏夜,聽見部落的故事之聲
活動日期及時間:8/1(五) 19:30-20:30
清澈堅定創作女聲 馬曉安
來自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哈嘎灣部落泰雅族,原住民族創作歌手,於2020製作全母語專輯早安mziboq su,以部落為家的概念出發;也從都市觀點回看部落帶給她的支持與影響。曉安將童年的記憶和在部落生活的經驗寫下來,成為母語創作的元素。
活動日期及時間:8/2(五) 17:30-18:30
賽德克傳統智慧創作的守護者 姑慕∙瓦歷斯
來自南投仁愛鄉Toda都達部落 Kumu.Walis姑慕·瓦歷斯,從小和奶奶住在一起,回顧那段生活經歷,養成了Kumu的文化脈絡。透過與孩子們共創的純手工繪本,書中帶入文化、族語、植物,也在教育部「營造族語文教育學習環境」的徵件活動中,榮獲家庭組特優。清楚自己要什麼的Kumu,期待未來她可以創作出更多繪本,透過繪本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與孩子共享自己的文化。
活動日期及時間:8/2(五) 19:30-20:30
賽德克族吟遊詩人Teymu Ukah德伊木
用母語寫生活,將生活譜成詩歌
來自南投縣仁愛鄉都達部落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,主修表演。全方位藝術創作者,活躍於各種形式劇場演出,從大學時代嘗試詞曲創作,近年來參與賽德克青年會文化復振事務,從回望母體文化中找到創作的動機與力量。
活動日期及時間:8/3(日) 17:30-18:30
寫繪出族群美學的繪本創作者 葉雅庭(娥葛絲)
屏東縣泰武鄉武潭村排灣族人。從事電視媒體工作十餘年,參與企劃之節目曾榮獲三座電視金鐘獎,個人曾入圍兒童青少年節目主持人獎,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於影像媒體。書寫方面,以原住民族藝術與工藝研究為主軸,期盼投入原住民族兒童文學,讓更多孩子閱讀文化中的美,主動成為美的傳播者。
2024年獨立出版《我的名字》,這是關於名字意義、美感經驗的詩意繪本,也是孩子的自信養成之書。故事中,女孩因為追尋名字的意義,而展開一場生命的旅程,也帶領我們探索自我認同與內心深處真實的聲音。
活動日期及時間:8/3(日) 19:30-20:30
張淦勛Giyu Tjuljaviya
近年以族語創作接連拿下PASIWALI 創作大賞和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的獎項後,Giyu 在漸漸融合過去的風格後開創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全新音樂之路 —— 以個人生命經驗將「身為」與「成為」原住民之間各種當代議題,揉寫成一首首彷彿聽得見沿途風景的歌曲,首張創作專輯《雲就要翻過山》走往更接近口語的低音的聲線,以內斂的情感與深具文學性的詞句,唱出生命的厚度。